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史贤龙
领域: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品牌管理 
地点: 上海 徐汇
签名: 创造价值,驱动增长——价值型公司***引擎www.chief-wisdom.com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905
  • 博客访问:4665225

专家文章

中国企业需要的是进化 2011-03-16

标签: 企业   经营者   道德   315  

博纳睿成  史贤龙

    每年的“央视315晚会”就像是一场巨大的道德拷问,拷问中国企业经营者的道德良心。

    2011年,在三鹿的三聚氰胺门、蒙牛公关门、圣元性早熟门等事件,对中国乳业给予重创后,双汇“健美猪”猪肉,揭开了瘦肉精猪肉产业的冰山一角。

    这一事件不仅涉及双汇这个中国最大的生猪屠宰及猪肉制品品牌,不仅涉及到记者调查所及的河南部分地区,而是对中国猪肉产业发出了一个质疑,这一质疑如果被企业的公关手段“和谐”,未来一定会爆发比三聚氰胺、地沟油更大的食品安全丑闻。

    此外,今年315晚会展示的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是一家叫“田婆婆洗炙堂”连锁机构,中药泡浴将一个健康漂亮的孩子,洗成了一个满是脓疮的病人。锦湖轮胎故意以次充好、武汉的易燃保温墙、垃圾纸浆做餐巾纸、国美电器店员截留骗取促销赠品及政府补贴金,一个个案例不仅在于其对消费者安全的坑害,更让我们吃惊的是所有这些当事人都是“明知故犯”。

    马云曾经举过一个事例,说得是一个农民对他说自己种的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农药的蔬菜,是卖给城里人的,一部分是用有机肥的,留给自家吃。

    我们可以看到,在所有侵害消费者利益甚至社会利益的产品质量事件里,不仅有经营者的身影,还有私有业主、农民、普通员工的身影。

    这些“沉默的大多数”的道德殒灭才更令人担忧,让我想起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里的话: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在精神层面,人作为一个精神个体与其作为一个社会、族群、国家精神的关系,超过其在物质层面与父母、夫妻、子女等的血缘关系。因为在精神层面,一就是全部,全部都是一(熊十力所曰的“大海与众沤”之关系)。

    这些不断暴露出来的各种危害消费者安全、利益的事件,从本质上讲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我们并不是一个围观者或看客,这些发生在遥远地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无关的事件,其实与我们都有关,尤其与中国企业有关,与中国企业的生存根基有关。

    中国企业需要有一个反省与自觉:自己制造的产品究竟是不是“好产品”?为了降低成本、获取利润,你是否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制造伪劣产品?或者为了薪资与奖金,就心甘情愿地做帮凶?

    上面这三个问题是一个拷问,涉及到企业人的“情境选择”背后的道德支撑。

    对企业主:自己制造的产品究竟是不是“好产品”?为了降低成本、获取利润,你是否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制造伪劣产品?

    我们看到,河北昌黎的葡萄酒造假工厂、田婆婆洗炙堂、武汉易燃保温外墙、瘦肉精猪肉的养猪户等,都是相关主体明知故犯,对于潜在的危害视而不见或百般狡辩,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对于这类的企业及个体经营户,比企业主责任更大的是政府的监管、地方利益部门的庇护。

    这些企业有的还颇具规模如田婆婆洗灸堂有400多家加盟店,仅销售将孩子洗出毛病的自配中药洗剂,一年的销量利润高达500万元,其规模、营业额俨然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中型企业。但是,当他们的“三无”配方产品给孩子带来如此之大的伤害的时候,如果不是一个被害人的母亲亲身“卧底”搜集证据,最后揭开了这个巨大的“伪产品”面具,这个“田婆婆”连锁机构是否还要继续以“赚钱是硬道理”做为自己生意的心理支柱呢?

    对于员工:为了薪资与奖金,是否就心甘情愿地做帮凶?

    身在这类企业里的员工,被动地成为帮凶,本身是不幸的。更不幸的是为自己的帮凶寻找理由,比如保住饭碗等。

    我不是一个道德理想主义者,但就今天的市场环境来说,还没有到员工需要为企业主的欺骗必须做帮凶的地步,自愿地成为这种帮凶,是员工道德精神的自我毁灭。

    1996年,本人刚下海自谋职业,就职一家高新区的“药业信息交易所”,当时正是中国各类批发市场蓬勃发展的时候。当我从一线客户经理被提升到总部企划部的时候,我看到某些现象,比如,企划部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编写一份《月度情况汇报》,这份汇报不是给企业内部看的,而是给高新区管委会、国家医药局、中医药局等相关部门,目的是争取政策。其内容就是编造虚假的招商动态、交易席位销售情况、工程建设情况、客户反馈等,也就是要通过这份汇报让主管部门相信项目的光明前景,从而获取政策。

    那时我凭着一个直觉,当时就拒绝了负责企划部的营销副总的要求,我明确表示这样的内容我不能编,如果公司要我做这个,我只有辞职。结果负责人力资源的办公室主任找我谈话,我将辞职理由告诉了他,他很默然,同意了我的辞职。我辞职不久,企划副总、销售总监、办公室主任、销售人员先后离职,该项目在3个月后悄无声息,从高新区的重点项目名单里消失。

    在当时的我看来,编写一份欺骗性的文件,这是一种不可接受的“非分”工作,有人说我爱惜羽毛,有人说我自命清高,但我无悔于我的选择。

    同样地,当我从事咨询为客户服务的时候,2005年有一个项目的客户迟迟不按合同支付尾款,并且对过去的部分作业提出了书面批评意见。我们内部分析认为,这些迹象表明客户对我们的咨询产品提出质疑,也就是对这个项目继续下去的价值性提出了质疑。

    因此我们特别约了个时间向客户高层提出结束该项目。没想到,客户说我们误会了两个事件的关系,付款确实是因为内部资金问题而延误,提出问题也不是出于对项目继续进行的怀疑,希望我们打消顾虑继续合作。

    我想说的是,虽然我们误解了客户的动作信号,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客户质疑我们的价值,那么再拖延时间获取咨询费,就是一个不可接受的“非分”要求。

    用我自己的例子只是为了真切地反映前面所说的“情境选择”广泛存在,无论是我们作为员工,还是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其实都可以保持一个“自由的选择”,一个听从自己内心道德底线的选择,而不是选择漠视、逃避或侥幸。

    如果我们销售一个危害(或潜在危害)顾客的产品、或者顾客不满意的产品,这样的企业或项目我们应该有勇气结束它。如果我们在就职公司的工作中,出现侵害顾客或社会的工作指令,我们应该有勇气拒绝该任务,并不惜因此离职。

    我认为这样做并不是因为道德清高,而是如果我们今天有意危害了他人,那些与我们无关的他人,尤其是我们任由我们对此无动于衷,这是一种比失去工作、项目、公司更可怕的精神的堕落。

    为了我们自己、我们的关系人,我们不能对我们不认识、无关系的人的痛苦无动于衷。即使企业没有意愿或能力去消除他人的痛苦,但是必须选择不去故意、主动制造这种痛苦。这是中国所有企业主、经营管理者、个体工商户、普通职员必须“自我抉择”的道德底线。

    什么是中国的新商业文明?这个抉择是基础。

    在此底线之上,中国企业、公司人,才是真正的从野蛮生长进化到文明发展。

    这是中国企业需要的第一个进化。

    让我们重温这段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诗: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博纳睿成·产业营销战略模式的创导者】


博纳睿成咨询官方网站:http://www.chief-wisdom.com


【专注战略 专业驱动】

需要深入交流的朋友可以发送邮件至史老师个人邮箱:jessenlong@chief-wisdom.com

推荐
创造价值,驱动增长——价值型公司***引擎www.chief-wisdom.com
类别:总裁时评 |   浏览数(3742)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