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曾添
领域: 人力资源  生产管理  其它类别 
地点: 广东 广州
签名: 擅长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企业内训;熟悉体系的建立和执行. 联系电话 1366025411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288
  • 博客访问:3071821

专家文章

1991—2008:中国管理17年(转贴) 2010-01-29

标签:

                                        1991—2008:中国管理17年

 
    17 年,转折 中国5000年

    为什么是17年?
    因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企业的崛起、中国管理的提升,是从17年前真正开始的。因为那一年,中国决策者意识到:改革开放13年来过多地纠缠于意识形态,已经走入死胡同。只有大胆实践,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拯救中国的惟一出路!并于次年,创造性地将它正式确定为中国改革的总纲领。
    从此,中国企业走上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征程。也正是从此刻起,现代企业管理,才真正开始显现它的价值。
    也是从那一刻起,中国发生了5000年文明以来所从未有过的空前景象:素来以仕为本、以学为根的中国精英阶层,第一次大规模集体投身经济洪流!中国市场化企业,也由此第一次拥有了真正具有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
    人的改变,是改变一切的根本。
    中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在17年前迅速获得了提升!通过管理实现脱胎换骨,也在17年前成为了可能!
    是的,总结这17年,就是回顾一部管理的成长史,也是一部管理人才的成长史。它曾经经历了最初的启蒙、经历了热情的追寻、经历了浮躁的喧嚣,也经历了惨痛的挫折,并在沉痛的反思中,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在过去的17年中,管理随着改革的进程而曲折前行,而改革又因为管理创造的价值而底气更足,并因为管理碰到的新瓶颈而被时代推动,不断冲破禁区。
    30年与17年,经济与企业、改革与管理、政治家与企业家、老板与雇员……一对对密不可分而又各有所持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相得益彰。
    只有了解历史,你才会发现未来;只有知道今天怎么来的,你才能更清晰明天的方向。
    特别是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时,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之际,在中国崛起需要新锐动能之日,在中国企业遭遇寒冬之时,回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7年,梳理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足迹,反思中国企业精英的成败起伏,比起单纯地追溯“改革开放30年”,或许更别有一番意境与意义……

推荐
擅长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企业内训;熟悉体系的建立和执行. 联系电话 13660254110
类别:职业化 |   浏览数(2243)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