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曾添
领域: 人力资源  生产管理  其它类别 
地点: 广东 广州
签名: 擅长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企业内训;熟悉体系的建立和执行. 联系电话 1366025411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288
  • 博客访问:3071830

专家文章

EOQ试错法简介 2011-08-16

标签:

       在选用批量时有哪些备选方案呢?假设工厂制造订单授权本厂的工人去制造一种标准的存货物品。可以发一份补货订单去生产全年的需求量。这意味着工厂在该年度将只需为制造物品作一次生产调整。也意味着平均批量库存很大,如果使用率是均匀的,它将等于半年的需求量。

     倘若一年中订货50次──接近于每周一次──就可大大削减这一年平均批量库存。但将给该厂加上一个很重的负担,因为这项工作要作50次生产调整才能完成全年的需求量。
          
                              年需求量=¥1,000产值
                      ─────────────────────
                      每年补货次数        批量      平均批量库存
                            1          ¥1,000        ¥500
                            50               20           10
                      ────────────────────
     这两种极端的方案所示。在确定经济批量时必 须面临的基本的两难问题是:不频繁地订货可使订货或生产调整成本下降但带来的库存投资将很高;频繁地订货可使库存降低但带来的订货成本将很高。确定经济批量要求找出能使总成本即二者之和最小的那个订货量。
 
    例如,设发一份补货订单的成本是¥10(如果只考虑付现成本,这可以是实际的;本例的成本数据并非旨在表现实际成本而是为了说明如何计算,说明其中的关系)。再设库存持有成本等于每年库存投资金额平均值的20%。可用试错法来确定经济批量,如图所示。
     
       
 
                                 订货成本=¥10
                                 年使用金额=¥1,000
                                 库存持有成本=20%
        ───────────────────────────────────
          订货量     平均库存     持有成本   年订货次数   订货成本    总成本
         ───────────────────────────────────
          ¥ 50         25          ¥ 5         20        ¥200      ¥205
            100         50            10         10          100        110
            200        100            20          5           50         70
            250        125            25          4           40         65
            500        250            50          2           20         70
        ───────────────────────────────────
 
                                    试错计算法
       
     如果此物品的年度使用量值¥1000,每次订货量为¥50,则平均批量库存将为¥25;年持有成本将为¥25的20%即¥5; 年订货次数为20,每次¥10,年订货成本为¥200;总成本将为¥205,等于¥200订货成本与¥5持有成本之和。 订货量加大时,平均库存随之增大,其结果是库存持有成本增大。订货量较大时,年订货次数减少,使订货成本下降。注意最右一列其标题是“总成本”。可以看出总成本最低是在订货量为¥250元之时。这就是能使订货成本与持有成本“相平衡”的订货量;它是该物品的EOQ。
      
     随着订货量增大,持有成本上升而订货成本下降。上面的曲线是总成本曲线,随着订货量的增大它在订货量为¥250时降到最低点;再增大订货量时总成本反而上升,然而要注意这增量是相对地小的。订货量大于EOQ时,其惩罚要远小于订货量小于EOQ的时候。
     然而要记住,这里只考虑了订货成本与持有成本。
 
     在库存控制中这是一个有用的概念,它比凭直觉的“猜测”能够导至可观的节约。订货量为¥250时的总成本比订货量¥50时总成本的一半还要小。
 
    无精确成本时的EOQ
 
    在前述例子中,假定订货成本与持有成本的精确数值是已知的。每一个EOQ公式都是这样假设的。实际应用时,这些成本是难以准确地确定的(理由见本章后面)实际工作者不应由于缺乏精确成本数据而泄气以致不去通过使用EOQ寻找可能的节约。无论如何,由于述两个原因,使用经济批量概念是可以给生产控制带来实际好处的。
 
     1、根据一贯而有序的方法所确定的订货量比凭经验或猜测确定的订货量,其结果要好得多。几乎总是可以比直觉批量作出改进。
 
     2、总成本曲线(见图3-5)在EOQ的两边都有一相当宽的扁平区。这说明即便使用被认为远非完善的成本数据也可以找出相当经济的订货量。也说明可以修改从公式计算出来的订货量而不致于牺牲显著的节约(例如不妨将公式算出的EOQ=1910取整数成为更切合实际的2000)。

推荐
擅长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企业内训;熟悉体系的建立和执行. 联系电话 13660254110
类别:精益生产管理 |   浏览数(2256)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